①5.2%↑ 看中国经济最新数据
②如何用好增发1万亿元国债?国家发展改革委详解→
③省委财经委员会召开第十二次会议
④王凯主持召开省政府常务会议 研究乡村振兴、安全生产、5G规模化应用等工作
⑤2023年10月,河南省政府出台了这些重要政策
⑥发展规划获国家复函,郑州都市圈未来这样建设→
①河南省委书记楼阳生: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历史机遇 以新型工业化支撑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河南实践
①全面落实乡村振兴责任制,河南发文→
①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
②国务院关于推进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
①河南启动职业教育高水平专业化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建设
①支持城市公共交通发展15项政策举措出台
①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专利转化运用专项行动方案(2023—2025年)》的通知②河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促进分布式光伏发电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通知
正文如下>>
近日,国家统计局公布2023年前三季度国民经济运行情况。前三季度,国民经济持续恢复向好,生产供给稳步增加,市场需求持续扩大,就业物价总体改善,发展质量稳步提升,积极因素累积增多。










2 如何用好增发1万亿元国债?国家发展改革委详解
中央财政将在今年四季度增发2023年国债1万亿元。如何促进资金使用精准有效?增发国债项目如何高效安排?围绕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新华社记者采访了国家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
要点:一、加快灾后恢复重建 提升防灾减灾能力。增发国债能够推动加快灾后恢复重建工作进度,资金将优先用于医院、学校等与民生密切相关的公共服务设施恢复重建。同时,增发国债能够切实支持防灾减灾能力提升,资金将重点用于加快实施海河流域骨干河道疏浚、重要堤防加固,强化蓄滞洪区安全建设和运行管理。二、增发国债项目储备充足。为促进资金使用精准有效,此次增发国债资金全部按项目管理。国家发展改革委将落实“资金和要素跟着项目走”的原则,与财政部会同有关方面,统筹推进国债项目安排实施各项工作。三、推动项目尽快形成实物工作量。组织各地方依托国家重大建设项目库梳理报送项目,抓紧组织开展项目筛选审核,尽快选定项目并下达项目清单和安排金额。督促指导地方加快项目建设实施,加强项目监督检查,推动项目尽快形成实物工作量,在灾后恢复重建和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方面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https://mp.weixin.qq.com/s/yZrOC8EZE4L2qO5E5HOCqw
3 省委财经委员会召开第十二次会议
10月31日,省委书记楼阳生主持召开省委财经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研究能源保障和航空、医疗装备产业发展等工作。省长王凯出席。要点:一、会议研究我省能源保障工作,指出做好能源保障事关河南发展全局,事关河南长远发展。推动煤炭煤电绿色升级,大力发展新能源,拓宽能源外引渠道,加快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二、会议审议《郑州新郑国际机场国际地区客运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会议指出,发展航空产业是我省融入新发展格局、实现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重要引擎。要积极布局通用航空领域,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和服务保障体系。三、会议研究医疗装备产业高质量发展事宜,强调要以中原医学科学城为中心,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推动链群式、集聚式发展,努力在医疗装备产业新赛道上跑出加速度、抢占制高点。https://mp.weixin.qq.com/s/HyjVYcsyP1FSEo2Sfi01cQ
4 王凯主持召开省政府常务会议 研究乡村振兴、安全生产、5G规模化应用等工作
10月31日,省长王凯主持召开省政府常务会议,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近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研究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强安全生产、推进5G规模化应用等工作。要点:一、会议传达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在10月27日中央政治局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二、会议强调,要深刻认识新时代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的重大意义,加快构建更高标准互联互通网络,着力放大“四条丝绸之路”开放通道效能,努力把我省建设成为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节点,打造更具竞争力的内陆开放高地。三、会议审议了《〈河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实施中期评估报告》,强调要全面客观评估规划目标任务完成情况。四、会议研究了当前全省安全生产工作,强调要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落实落细国家“十五条硬措施”和我省50条具体措施。五、会议审议通过了《河南省推进5G规模化应用实施方案(2023—2025年)》,强调要以经济社会全面数字化转型需求为牵引,以驱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为重点,持续提升5G 网络建设水平。https://mp.weixin.qq.com/s/lJsKjvIXvM4cf0GQIJ3S9A
5 2023年10月,河南省政府出台了这些重要政策2023年10月,河南省人民政府出台多项重要政策,包括中国(许昌)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实施方案、加强医疗保障基金使用常态化监管实施方案、河南省深入推进跨部门综合监管实施方案。通过河南政务公开10月政策月报,一起来看详情→阅读全文 >>
https://mp.weixin.qq.com/s/8PjNuQ8pSGpk82zSKHlriA

近期,《郑州都市圈发展规划》已正式获国家发展改革委复函,成为全国第10个获得复函的都市圈规划,标志着推动郑州都市圈建设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
要点:重点工作方面,一是统筹推动都市圈规划体系落地实施。坚持通盘谋划、一次编成,推动以郑州国家中心城市市域一体化发展、新阶段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高质量发展、郑开同城化发展等重点区域规划,以及都市圈交通、产业、公共服务、水利、能源、生态等专项规划为支撑的“1+1+3+N+X”都市圈规划体系并推进落地实施。二是推动都市圈基础设施同城同网“提速”。加快实施郑开城际延长线、郑开同城东部供水、陕电入豫等重大基础设施工程,推进交通、水利、能源等基础设施内外联通,构建系统完备、高效实用、智能绿色、安全可靠的新型基础设施体系。三是推动都市圈科技创新策源协同“提档”。积极对接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体系,加快构建“中原科技城、中原医学科学城、中原农谷”三足鼎立的创新发展格局,搭建开放型、网络型、融合型区域协同创新体系。四是推动都市圈产业发展分工协作“提质”。以市场需求和产业专业化分工协作为导向,突出新产业新业态培育和未来产业前瞻布局,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和优势产业核心竞争力。五是推动都市圈对外开放协同共兴“提效”。坚持内外联动、量质并重,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深度参与共建“一带一路”,主动服务融入新发展格局,实施郑州新郑国际机场三期扩建、郑州南站等一批重大项目。https://mp.weixin.qq.com/s/Eyj234ChRr29tODN6z5k5w
1 河南省委书记楼阳生: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历史机遇 以新型工业化支撑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河南实践
要点:一是前瞻布局新基建。加快建设泛在先进的信息基础设施,坚持云、端、网一体推进,全面布局新一代通信网络,深入实施“双千兆”网络协同工程,加快5G商用部署、规模应用和全面深度覆盖。二是聚力攻克新技术。聚焦国家战略需求和产业发展最前端,强化战略性技术研发,在人工智能、集成电路、柔性电子、量子信息、生命健康、生物育种、新能源、节能环保等领域,力争取得一批原创性科技成果。三是大力发展新材料。提质发展先进基础材料,重点发展钢、铝、镁、铜、钛等新型高性能合金材料。积极发展电子级多晶硅、电子级玻璃纤维等,打造全国新兴先进电子材料基地。四是积极打造新装备。改造提升传统优势装备,巩固提升特高压柔性直流输配电装备,发展大型成套矿山装备、多模式盾构机、先进适用智能农机装备、特种作业起重机等,持续推出迭代升级产品。五是多元开拓新产品。坚持向智能化延伸,深入实施智能制造工程,推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和智能技术渗透融入产品研发、设计、制造的全过程,大力发展智能终端、智能家电、智能(网联)汽车、智能服务机器人等智能新产品。六是加快培育新业态。大力培育农业跨界新业态,坚持以现代农业理念引领、以现代科学技术赋能、以现代经营方式改造,构建数字田园、智慧农场等新场景,培育田园养生、研学科普、民宿康养、农村电商等新业态,贯通农文旅、对接产销加,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
https://mp.weixin.qq.com/s/vqhS-kw23Y82TYY4fY5Ihg
近日,中共河南省委办公厅、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了《河南省乡村振兴责任制实施细则》,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各部门认真遵照执行。
要点:一、总则。落实乡村振兴责任制,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坚持党对农村工作的全面领导,健全党委统一领导、政府负责、党委农村工作部门统筹协调的农村工作领导体制。二、地方责任。加快建设农业强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在乡村振兴中实现农业强省目标”的殷殷嘱托,坚持以乡村振兴统揽新时代“三农”工作,将乡村振兴纳入本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党委和政府工作重点统筹谋划部署,加快推进乡村产业振兴。三、部门责任。坚持把加快建设农业强省摆上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河南的重要位置,在干部配备上优先考虑,在要素配置上优先满足,在资金投入上优先保障,在公共服务上优先安排。四、社会动员。各级定点帮扶单位应当履行帮扶责任,制定年度计划,发挥自身优势创新帮扶举措,加大干部人才支持力度,结合实际开展挂职干部和驻村第一书记选派,加强工作指导,督促政策落实,提高帮扶实效。五、考核监督。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应当实事求是、客观公正,坚持定量与定性相结合、以定量指标为主,探索采取第三方评估、暗访抽查、群众认可度调查等方式对各地乡村振兴工作进展情况进行评估评价。https://mp.weixin.qq.com/s/gbPQ7QdITD8rmuOecZ_NiQ
会议指出,一是要着力营造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切实加强对重大战略、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优质金融服务。二是优化资金供给结构,把更多金融资源用于促进科技创新、先进制造、绿色发展和中小微企业,大力支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确保国家粮食和能源安全等。三是优化融资结构,更好发挥资本市场枢纽功能,推动股票发行注册制走深走实,发展多元化股权融资,大力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培育一流投资银行和投资机构。促进债券市场高质量发展。四是完善机构定位,支持国有大型金融机构做优做强,当好服务实体经济的主力军和维护金融稳定的压舱石,立足当地开展特色化经营,强化政策性金融机构职能定位,发挥保险业的经济减震器和社会稳定器功能。五是着力推进金融高水平开放,确保国家金融和经济安全。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稳步扩大金融领域制度型开放,提升跨境投融资便利化,吸引更多外资金融机构和长期资本来华展业兴业。https://mp.weixin.qq.com/s/Ah2hfdlSztMp-anuSHAPow
要点:(一)优化普惠金融重点领域产品服务。鼓励金融机构开发符合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特点和发展需求的产品和服务,加大首贷、续贷、信用贷、中长期贷款投放。做好过渡期内脱贫人口小额信贷工作,加大对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的信贷投放和保险保障力度,助力增强脱贫地区和脱贫群众内生发展动力。(二)健全多层次普惠金融机构组织体系。引导大型银行、股份制银行进一步做深做实支持小微经营主体和乡村振兴的考核激励、资源倾斜等内部机制,完善分支机构普惠金融服务机制。发挥小额贷款公司灵活、便捷、小额、分散的优势,突出消费金融公司专业化、特色化服务功能,提升普惠金融服务效能。(三)完善高质量普惠保险体系。推动农业保险“扩面、增品、提标”。扩大稻谷、小麦、玉米三大粮食作物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实施范围。积极发展面向老年人、农民、新市民、低收入人口、残疾人等群体的普惠型人身保险业务,扩大覆盖面。(四)提升资本市场服务普惠金融效能。优化新三板融资机制和并购重组机制,提升服务小微企业效能。支持符合条件的涉农企业、欠发达地区和民族地区企业利用多层次资本市场直接融资和并购重组。(五)有序推进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支持金融机构深化运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科技手段,优化普惠金融服务模式,提升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涉农主体等金融服务可得性和质量。规范基础金融服务平台发展,加强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依法规范和引导资本健康发展。 1 河南启动职业教育高水平专业化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建设近日,记者从省教育厅获悉,河南省启动职业教育高水平专业化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建设,以进一步推动学校人才培养与企业用人需求精准匹配,形成产教融合新生态。
实训基地是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平台,也是打破传统教育与产业之间隔阂的有效通道。对接经济转型发展、产业结构升级和创新驱动需求,河南省将推动地方政府、职业学校、行业企业共同建设一批能满足实践教学、社会培训、企业真实生产和社会技术服务等需求的高水平专业化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在实践教学模式创新、校企协同育人及技能培训、产学研创深度融合等方面发挥示范辐射作用。按照计划,河南省将在全省布局建设不少于60个创新资源汇聚能力突出、产教融合示范作用显著、服务区域和经济发展成果卓越的高水平专业化产教融合实训基地。2023年,拟在全省高等职业学校中遴选建设30个左右高水平专业化产教融合实训基地。高水平专业化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将按照校企合作共建、协同共育、互利共赢的原则进行建设、管理和运行,鼓励学校、企业以“校中厂”“厂中校”的方式共建,由职业院校与行业企业共同开展运营管理,着力提升实训基地的使用效益和开放服务能力。https://mp.weixin.qq.com/s/GdiWDgcc6JgP8AiPH27ruA
近日,交通运输部会同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公安部、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自然资源部、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华全国总工会等共9部门和单位印发《关于推进城市公共交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若干意见》(交运发〔2023〕144号)。要点:一是完善城市公共交通支持政策。落实城市公共交通作为市县级财政事权的支出责任,因地制宜建立并实施成本核算和补贴补偿制度等。完善价格机制,加强政策支持,保障公交优先通行,合理引导公众出行。二是夯实城市公共交通发展基础。加强规划引领和用地保障,改善设施条件,促进公交服务提质增效,包括优化城市公共交通线网,促进城市公共汽电车和城市轨道交通衔接融合。三是加快落实城市公共交通用地综合开发政策。积极推动新增用地综合开发,包括允许符合条件的新增场站配套一定比例的附属商业等面积、根据设施功能分层设定地上地下空间建设用地使用权等。因地制宜实施既有用地综合开发。四是加强从业人员权益保障。保障从业人员工资待遇,督促城市公共交通企业按时足额发放工资、缴纳社会保险,鼓励各地因地制宜将城市公共汽电车驾驶员列入紧缺职业(工种)目录并给予相应岗位津贴。https://mp.weixin.qq.com/s/-DESXpSj7M3kQveB1hNDog
1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专利转化运用专项行动方案(2023—2025年)》的通知要点:到2025年,推动一批高价值专利实现产业化。高校和科研机构专利产业化率明显提高,全国涉及专利的技术合同成交额达到8000亿元。一批主攻硬科技、掌握好专利的企业成长壮大,重点产业领域知识产权竞争优势加速形成,备案认定的专利密集型产品产值超万亿元。(一)梳理盘活高校和科研机构存量专利。建立市场导向的存量专利筛选评价、供需对接、推广应用、跟踪反馈机制,力争2025年底前实现高校和科研机构未转化有效专利全覆盖。(二)以专利产业化促进中小企业成长。开展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一月一链”投融资路演活动,帮助企业对接更多优质投资机构。(三)推进重点产业知识产权强链增效。以重点产业领域企业为主体,协同各类重大创新平台,培育和发现一批弥补共性技术短板、具有行业领先优势的高价值专利组合。(四)培育推广专利密集型产品。加快完善国家专利密集型产品备案认定平台,以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企业、科技型企业等为重点,全面开展专利产品备案,2025年底前实现全覆盖,作为衡量专利转化实施情况的基础依据。(五)强化高校、科研机构专利转化激励。探索高校和科研机构职务科技成果转化管理新模式,健全专利转化的尽职免责和容错机制,对专利等科技成果作价入股所形成国有股权的保值增值实施按年度、分类型、分阶段整体考核,不再单独进行个案考核。(六)高标准建设知识产权市场体系。完善专利开放许可相关交易服务、信用监管、纠纷调解等配套措施。创新先进技术成果转化运用模式。https://mp.weixin.qq.com/s/hQxr39z0awJEzdZ8Y5lnEg
2 河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促进分布式光伏发电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通知近日,省发展改革委印发了《关于促进分布式光伏发电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要点:一、鼓励探索创新模式,持续提升发展环境。各地要按照“市场主导、政府引导”原则,切实履行科学规划和管理职责,统筹推进各类分布式光伏项目开发建设。支持各地与光伏上下游开发企业、金融机构深度合作,探索构建增量配网、智能微网与大电网利益协调共享机制。二、持续规范行业管理,促进户用光伏健康发展。合同(协议)必须明确“企业不得在居民不知情的情况下,利用居民信息贷款或变相贷款,不得向居民转嫁金融风险”。按照“谁投资、谁受益、谁备案”原则,明确项目备案主体,具体建设方由屋顶产权方按照市场化原则自主确定。三、提升分布式光伏调节能力,促进网源协同发展。各地组织电网企业开展区域内分布式光伏承载力评估和可接入容量测算,明确分布式光伏开发红、黄、绿区域,按季度向社会公布,并适时缩短测算公布周期;据分布式光伏接入电网承载力评估结果,合理安排即期分布式光伏开发规模。https://mp.weixin.qq.com/s/XnzDTgtCBDrg5lmP3UnCQw